MS in HCI @ University of Maryland 人機互動碩士美國留學

簡單說說念了一年的想法

CJ Huang
9 min readMay 20, 2020
A night view of UMD campus
UMD Campus by Ryan Kosmides on Unsplash

Update: 這篇文在 2020 夏天發了之後有很多人聯絡我想討論這個 HCI Program 。然而因為我已經畢業一年,課程有許多變化,我建議各位可以 Reach out Linkedin 上正在就讀的同學,我想他們能給的資訊絕對比我更精確很多。Thanks and good luck!

正文:

網路上好像對我們學校 University of Maryland, College Park 的 MS in HCI Program 的評價普通,但這一兩年其實這個 program 有蠻多改變,我自己是唸得蠻開心的。所以身為現在在校唯一的台灣人,我來簡單說明一下這個 Program 的現況。希望之後台灣人能變多一點 😂 。也順便記錄一下人生只有一次的留學體驗。我主要會寫課程和系上對學生職涯的資源,如果要比較廣泛的大學介紹、申請策略,網路上找找會有非常多資料。

另外以下講的是從一個,畢業後目標在美國就業的角度出發。我在台灣時只有做過實習(Design/Programming各一),沒有正職經驗。如果是希望念 phD,從事人機互動相關研究,請隨意看看,參考就好。

必修課程幾乎從零開始

這是我們系上的課程規劃。第一年上學期基本上是必修:User Research Methods, HCI Fundamentals, Introduction to Programming (這門有程式經驗的人可以免修)。

UX Research Methods 中,主要教這本 Contextual Design 。課程中,系上會和 DMV Area 的一些公司合作,會從脈絡訪談做到使用不同的模型去 consolidate 用戶的質化資料,最後擠出 Insights。算是蠻基本的學習,不過能練習使用非母語去對不同文化底蘊的人進行脈絡訪談,對我這個剛到美國一個月、從小在台灣土生土長的屁孩來說,算是收穫頗豐。至於設計的部分,就看自己跟組員願意把案子推到什麼程度。

至於 HCI Foundamentals 主要讀這本 Interaction Design 。很基本,但也很難。從一些互動設計的經典跟歷史,講到研究方法、Design Pattern 和開發流程,甚至到 Inclusive Design 的概念,大概就是沈玉琳先生所說的從外太空講到內子宮。這課我們一樣是和公司合作,幫他們的產品進行幾次易用性測試。我的組最後有提一些設計建議、畫一些設計圖,然後去他們在 DC 的辦公室報告。(另外我自己是覺得這本教科書寫的有點雜,最近實習主管叫我讀了這本 About Face ,我覺得比較有系統也比較好讀。偷偷推薦一下。)

另外以上這兩門課也都分別會帶到這本 Research Methods in Human-Computer Interaction 裡面的其他研究方法。

最後一門 Introduction to Programming 就是在教前端。老師很 Chill ⋯⋯,你想做什麼都可以,所以我太愛他了。雖然我有一些 CS 基礎,但我還是修了這門課,因為我覺得可以把握這個課實做一點特別的設計想法。

雖然這幾門課好像講了很多東西,不過這個領域真的是非常廣且深,我覺得就算念了半年也只是皮毛而已。只能說學海無涯,回頭是岸 🍵 ~

天氣不太好但系館的花開了

第二學期更著重設計

第一年下學期必修就只有 Interaction Design Studio ,另外需要自己選修兩門。我自己是選了一門幾乎快變大家當成必修的 Visual Design 和一門新開的 Game Design。

Interaction Design 這年來了一個 OCAD 畢業、設計背景很強的教授。 閱讀的內容非常多和雜。而實做上我們設計了一套桌遊和一個設計系統。期末的時候大家把自己做的設計系統跟別人交換,並用別人的 Library 去實做自己的產品概念。我自己非常喜歡這個教授的原因是因為,他們帶了很多我以為不會帶到的議題,並且讓我覺得他們是在培養一個好的設計師,而非只是在教這門課或是單純的技術。Robert Kiyosaki 曾說過 “A question opens a mind, a statement closes a mind.” 這位教授就像這樣,在課程中提出了很多問題,去開啟我們身為未來設計師的思考空間。我自己另外還有修他們的一門 3D 列印。他們講到了設計師對製造業的社會責任、推測設計、Dark Pattern、甚至 Walter Benjamin 的 Aura 和 Latour 對創新的哲學,都對我有蠻大的啟發。

Visual Design 的教授是一個在美國很多 Agency 工作過很多年的設計師。整個課程總共會做三個品牌的視覺案,都是個人作品,從介面到包裝海報。講課有基本的視覺設計原則、字體、動畫。這些要在半年內講完當然是不可能的,不過他會像進擊的鼓手裡面一樣盯學生的作品,所以基本上視覺的素養還有能力會有很大的進步。因為都是個人案,加上整個學期有非常多次發表的機會,對於上台表達自己的視覺設計思路跟呈現,是很棒的訓練。這門課也讓我重新思考設計師跟從主流 UI 風格的好處和壞處。

Game Design 是一門選修新課,總共做了四個遊戲,從卡牌遊戲、桌遊、Narrative Game 到 電子遊戲。教授上課找了很多厲害的遊戲設計師來分享,他自己也說了蠻多遊戲設計的基本概念和架構。上課時也是玩了一堆遊戲⋯ 收穫蠻豐富的,最大的收穫就是了解到自己大概一輩子不會踏入遊戲產業哈哈⋯

如果對這學期讀了什麼教科書有興趣可以再問我,因為真的太多本了,我自己都讀不太完😭。

Interaction Design 做的桌遊

持續改進中的課程規劃、同學組成多元

除了上面我說的課之外,其他選修課還有 Data Science、Advanced Usability Test、Data Visualization、Inclusive Design 等等。 我應該明年念完有機會再分享。另外因為系上一直有想要調整課程,所以推出了很多一學分的課,除了我剛剛說的 3D Printing,還有 Participatory Design 和作品集建立等等。Faculty 他們很在乎學生的體驗跟回饋,提供的意見都會有行動上的調整。他們也幾乎每週都會辦講座,請業界人士來演講。另外我想提的一個優點就是,我們的 Program 人數不多,大約30到40人,上課都是小班,可以很接近教授問問題取得Feedback,同學也都認識。我這年開始錄取的人口還蠻多元的,大概一半美國人一半國際學生,會講中文的只有五個,所以算是蠻適合練習英文的環境。當然每年的錄取計畫都不一樣,所以我也不能保證是不是之後都會是這樣。

研究有HCIL、設計有UXTerps

HCIL 在美國算是數一數二的 HCI 研究室。對 HCI 有點了解的人應該會知道的 Ben Shneiderman 先生就常常在這裡出沒。除了每週都有活動之外,也有蠻多研究助理機會給學生。如果是對 phD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網頁上看看他們的研究方向。我自己是除了每個禮拜去吃免費披薩之外,對這方面了解不多就不唬爛了。如果對一些設計思考相關的活動有興趣的話,還可以參加學校的UX社團。他們會定期辦活動還有黑客松等,是一個豐富作品集的機會。除此之外,學校還有另外的設計社團,不過這個我沒有很了解就不多說了。校外在 DC 的設計相關社群活動也蠻多的,例如 AIGA、UXPA 等等。Meetup上面看幾乎每週都有。我的一個同學前陣子都會去參加,請前輩們幫忙看作品集。

斟酌背景再決定申請

這是一個兩年的 Program,找實習、工作來說時間上比較充足一點點。但由於第一學期課程有點基本,對有業界經驗的前輩來說這個時間花的可能就不是很值得,美國其他一年的 Program 可能就更適合你。系上還是有不少具備相關經驗的人,不過我不確定他們的心得怎麼樣。相反的,如果你是作品集還不夠豐富,也沒有什麼相關工作經驗,我覺得這是個不錯的選擇。另外系上有些教授跟課程蠻偏向做教育類的互動,如果對學習服務的產品設計或研究有興趣,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對了,系上也有蠻多TA機會,可以省下非常多學費,不過大部分是 Coding 類(設計的還是有),教授通常比較會錄取有相關經驗的同學。

有時間玩的話其實可以蠻嗨的

講了太多正經的東西有點悶,所以來講些這附近好玩的好了。雖然這邊比不上紐約那麼五光十色,不過DC還是蠻多好玩的。從 College Park 坐 DC 地鐵大概30分鐘到可以到 DC 市區,美術館博物館、夜店酒吧什麼的都應有盡有。環境比紐約乾淨大概六倍,但一樣到處都是麻味就是了,可是這邊是合法的(咦?)。 如果有車的話,在這附近也有蠻多戶外活動可以做,我朋友就蠻常去攀岩爬山打高爾夫球,所以算是個蠻折衷、有點健康又不太健康的地方。如果有空想去其他城市逛逛,巴爾的摩(0.5hr)、費城(3hrs)、紐約(4hrs),都算是可以接受的車程。但是學期開始之後基本上就是忙到頭上長蒼蠅⋯

MLB國民隊冠軍遊行
抓到有人在DC二戰紀念碑亂丟垃圾

以上大概就是我這一年看到的,之後幾年肯定也會有更多改變。這兩年在很多方面都受到別人幫忙,覺得自己也要花一些時間付出,如果有任何對這個學校的問題都歡迎聯絡我 ✉️ 。之後如果有空也會多寫寫東西。謝謝^^

--

--

CJ Huang

Product Design; UX/UI; Inclusive Design; Gaming (Producing in both English and Mandarin)